2024年中概企业赴美上市法律复盘及展望
2025.03.03
发布者: 2024年,中概企业赴美上市持续活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计69家中概企业通过IPO、SPAC及升板模式完成美股上市。本文基于法律实务视角,对2024年度中概企业赴美上市情况和备案进行复盘,展望未来监管与市场趋势,并对拟上市企业提出合规建议,供相关主体参考。
2024年,中概企业赴美上市持续活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计69家中概企业通过IPO、SPAC及升板模式完成美股上市。本文基于法律实务视角,对2024年度中概企业赴美上市情况和备案进行复盘,展望未来监管与市场趋势,并对拟上市企业提出合规建议,供相关主体参考。
一、中概企业赴美上市情况
(一)上市概况
2024年度,共计有69家中概企业完成美股上市,与2022年的30家、2023年的47家相比,数量有明显上升。其中2024年度上市数量相较于2023年,增长率为46.8%。
(二)证监会备案概况
1.备案周期整体情况
2024年赴美上市的中概企业平均耗时约200天左右,最短81天(三易科技),最长368天(昊鑫)。
2.备案时间影响因素
(1)VIE架构:审核时间显著延长,2024年备案周期比2023年增加约50%。
(2)红筹架构:需额外完成ODI手续,部分企业因外汇审核耗时增加。
(3)敏感行业(如金融、医疗):需补充安全评估材料,审核周期延长。
(4)新能源/智能驾驶:因政策支持,审核效率较高(如极氪、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
总体来看,2024年赴美上市企业备案周期普遍在 6—10个月,头部企业通过合规性优化可缩短至3个月,而VIE架构或敏感行业企业可能耗时超1年。建议企业提前启动37号文备案及股权梳理,以应对审核趋严趋势。
(三)板块及募资
在69家成功美股上市的中概股企业中,有67家选择登陆纳斯达克,仅有2家登陆纽交所。
在69家中概企业中,IPO募集资金过亿的有4家,分别为“亚玛芬体育”“极氪”“文远知行”及“小马智行”,其中“亚玛芬体育”是2024年在美股上市募资最高的中概企业,募资金额为13.65亿美元。除“亚玛芬体育”外,其余募资过亿的企业均为汽车制造企业,极氪募资金额为4.41亿美元,小马智行募资金额为2.6亿美元,文远知行募资金额为1.2亿美元。
此外,募资金额在1,000万美元至1亿美元区间的有11家,其余均为募资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下。(详见下图)
(四)行业分布
60多家中概企业行业分布多元,分布在包括汽车制造、软件应用、信息技术服务、医疗器械、货运物流、包装食品、广告代理等多个领域。尽管赴美上市企业的行业分布较广,但部分行业如汽车制造(8家)、软件应用行业(6家)的企业数量较多,显示出这些行业在赴美上市中的集中趋势。
二、政策及法律市场前瞻
(一)境外上市
1.新“国九条”与备案制优化
2024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拓宽境外上市渠道,证监会亦多次表态加速备案流程。需提示企业,政策虽利好,但跨境监管协作,如PCAOB(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审计合规仍需严格遵循。
2. VIE架构备案突破
2024年全年,共有55家企业通过了赴美上市备案,相较于2023年全年完成赴美上市备案的26家企业,2024年度备案通过数量显著增加,且带VIE架构的“一品威客”“闪送”“一修哥”等多家企业亦获备案通过,虽然部分审批时间去年有所增加(主要是VIE结构和敏感行业),但依然可以表明监管层对复杂股权结构的包容性提升,建议企业需提前规划架构合规性,防范潜在法律争议。
(二)美股市场的优势
美股作为迄今全球规模和流通量最大的市场,在上市模式上有IPO、SPAC等多种上市模式;在行业上拥有较高包容度;在监管上有着较为健全、透明的监管体系;在市场上有着较好的认可度。对于拟上市企业,在美股上市有助于显著提升企业的国际形象和品牌影响力,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关于美股上市后再融资增发优势可详见本所此前的文章:研究 | 中概股美股增发机制及相关法律实务)
实践中,结合我国对境外上市的支持政策及境内A股上市趋紧的背景,建议对于未来2~3年内有上市计划以及上市退出需求的企业,应加快考虑及推进境外上市进程,把握当下境外上市的大好机遇。
三、对拟赴美上市中概企业的建议
(一)了解目标市场
对于计划赴美上市的企业,应深入了解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要求和上市流程,尤其是在信息披露、财务审计等方面的严格规定,避免因违规而遭受巨额罚款和法律诉讼。
美股上市流程时间线如下:
纳斯达克最新上市规则(更新于2024年12月)的财务标准如下:
(二)风险评估
1.合理设定估值预期,避免因市场波动引发诉讼风险,如投资者集体诉讼。
2.针对行业特性(如汽车制造、AI技术),提前评估美国出口管制及知识产权风险。
3.监管趋严风险:SEC对中概股信息披露要求持续收紧,建议企业动态评估《外国公司问责法》(HFCAA)等法规的影响。
(三)对拟上市企业的法律建议
1.至少提前12—18个月启动合规整改,包括财务审计(符合US GAAP)、股权架构调整(如VIE结构需提早进行合法性论证)及数据安全审查(如涉及To C业务的企业,参照《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
2.双监管应对:同步满足中国证监会备案要求及SEC注册披露义务,避免因程序瑕疵导致上市延误。
3.中介机构遴选:聘请具有中概股实操经验的投行、境内外律所及审计机构,确保法律文件与招股书符合两地监管要求。
四、结语
新“国九条”为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注入政策动能,但中概企业需在合规性与市场机遇间审慎平衡。融力天闻律师凭借多年跨境上市法律服务经验,可为企业提供从架构设计、备案申报至上市全程的法律支持,助力企业高效对接全球资本市场。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信息及实务经验整理,不构成法律意见。具体操作请以最新法规及个案咨询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