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力天闻四季沙龙 | 刑民交织案件法律问题研讨之一
2025.08.08
发布者:
7月24日,刑事民事交织案件法律问题研讨会在上海金茂大厦17楼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融力天闻刑事与合规专业研究委员会主办,刘赤军律师主持,二十余位律师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刑民交叉领域的认识分歧,旨在通过辩护人、代理人的律师视角交流司法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为寻找解决思路积累素材、探求起因。
融力天闻高级合伙人刘赤军律师在开场中指出,法治是工业文明进步的产物,高度发达的商事活动尤其依赖高水平的法治建设和营商环境。我国历经四十五年高速发展,生产力已跻身世界前列,但法治建设的匹配度仍需提升。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刑民交织案件,正是这一矛盾的集中体现。
刘赤军律师列举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实务难题:
· 如何看待商事行为原则与民事行为原则的区别?
· 如何界定商业创新的合理性与刑事犯罪的边界?
· 如何解决刑事犯罪造成的损失却由非犯罪主体承担的问题?
· 如何判断涉群体性投资纠纷归民商事还是刑事管辖?
· 破产及不良资产处置中如何破解刑事查封冻结问题
刘律师强调,妥善处理刑民交织案件是我国立法与司法亟待突破的瓶颈,本次系列研讨旨在通过对个案的讨论,以小见大,抛砖引玉,通过相互交流提高律师的办案能力,以期为推动社会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基于以上的理论实务背景与挑战,刘赤军律师提出本次研讨会的三个研讨问题:
· 认定犯罪事实是有充分证据证明的事实还是价值选择的事实?
·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是否阻却犯罪构成?
· 认定犯罪的主观意图是否适用排除合理性怀疑的概念?
针对这三个问题,本次研讨围绕两个刑民交织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1、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案件
2、涉嫌诈骗罪案件
王健、张巍、房肇鸿、陈曦等多位律师围绕案例,从刑法定罪理论、关键证据细节、法律适用难点、司法机关的通行观点以及社会公众的认识冲突等多个维度发表了专业见解,现场讨论热烈,为刑事民事交织案件提供了丰富的分析视角和实务素材。
本次研讨会是“刑事民事交织案件法律问题系列研讨”的开篇,欢迎有志同仁关注和加入。